寶寶發燒 處理要分階段


時報 更新日期:2008/05/01 10:10 【黃天如台北報導】



 調查發現,許多家長對小兒發燒的認識並不正確,其實,只要不是高燒、活動力


   不受影響,家長密切觀察即可。



 寶寶發燒了,怎麼辦?台北市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陳永綺指出,5成以上家長在小


孩發燒時會先居家護理,但護理後發燒反而更嚴重的案例卻時有所聞,提醒家長發


燒、處理都要分階段,過與不及都不好,也不必第一時間就急著退燒。



 ■有人忙降溫 反而高燒



 陳永綺表示,常在門診時發現有高燒病童被焦急的家長送醫,詢問後才發現,小


朋友本來只是小發燒,父母卻急於以洗溫水澡、躺冰枕等方式幫小朋友降溫,結果


愈幫愈忙,反而高燒不退。



 她指出,為了解家長對小兒發燒有無正確認識,她利用去年12月門診時,對7歲以


下求診病童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,蒐集120份成功樣本,結果發現有許多家長對小兒


發燒的認識並不正確。



 調查發現,家中幼兒發燒時,53%的家長會先居家護理觀察、35%會直接送醫療


機構;發燒後的居家護理方式,57%會給退燒藥、28%會使用冰枕、13%會用溫水幫


小朋友洗澡降溫。



 陳永綺說,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遭受細菌或病毒攻擊時的警訊,「適度的發燒對


身體是有益的」,只要小朋友的活動力沒有異常,只要讓小朋友多喝開水、身體保


持乾爽並持續觀察即可。



 ■頭殼燒壞說法 無稽之談



 但到底什麼程度的發燒要特別注意?陳永綺表示,發燒達到攝氏39度、40度


,身體會極度不適,還可能伴隨酸痛、頭暈、嗜睡等症狀,這時就需幫小朋友降


溫。



 陳永綺強調,適度的發燒有益強化小朋友的免疫系統,只要不是高燒、小朋友活


動力不受影響,家長只要密切觀察即可。至於「頭殼燒壞」的說法,陳永綺指那是


無稽之談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宛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